年底將至,不少資格證考試都在陸續(xù)進行中,隨之而來一些培訓機構也抓住機會,精準推銷,招攬生源。考試機構紛紛打出“保過”、“押題”等廣告,收取高額費用,與此同時更是宣稱“不過包退”。這些“保過班”真的靠譜嗎?近日,記者對北京的一些作出“考前承諾”的培訓機構進行了走訪調查。
報“保過班”后考試沒過 索要退款被“拉黑”
今年4月份,曲先生報考了中級會計考試。7月,一名自稱是強學教育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員工聯(lián)系到曲先生,稱可以提供“保過”服務,未通過可全額退款或再次免費培訓??头€表示“能在考前三天將命中率為85%的考題和答案發(fā)過來,復習之后就可憑此通過考試?!?br />
但曲先生覺得4500元的費用有些貴就拒絕了。幾日后,客服再次打電話來推銷,并提供折扣,最后曲先生繳費3600元購買了課程。
然而9月10日他考完第一科后,就發(fā)現(xiàn)“試題完全不符”。他聯(lián)系客服,對方爽快承諾一周內退回曲先生一半學費1800元,成績出來后再退還另外一半。但是一個月過去了,他仍未收到退款。當他重新咨詢客服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被對方“拉黑”。
隨后,他通過北京市企業(yè)信用信息網(wǎng)查詢發(fā)現(xiàn),根本沒有這家培訓公司注冊信息。“我在網(wǎng)上搜索發(fā)現(xiàn),和我一樣被騙的人不在少數(shù),而且我們都是通過微信或支付寶直接將錢轉給了客服,并沒有簽訂紙質合同,導致維權十分困難。”
正規(guī)公司外包機構招生賺分成 詐騙嫌疑人被刑拘
此前,多名考生向警方報警,稱萬喜基業(yè)教育培訓機構(簡稱萬喜公司),以辦學為名騙錢??忌⊥醺嬖V記者,對方不知通過什么途徑獲取了自己的資料,推銷建造師考試培訓并稱“免試保過”,交錢后發(fā)現(xiàn)考題不符,沒有通過考試,找到機構退款被拒絕。
警方成立專案組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以萬喜公司為主的5家公司,通過不法途徑獲取考生資料,打電話給考生謊稱交錢保過,與考生簽訂“考試保障書”,并進行考試培訓。因萬喜公司的工商登記等手續(xù)材料正規(guī)齊全,規(guī)模很大,很多考生實地參觀后,就放松了警惕,從而上當受騙。
“由于報名、考試與結果公示周期較長,導致詐騙周期至少有兩年時間?!泵窬硎荆搅顺隹荚嚱Y果時,考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根本沒通過,找到培訓公司被以各種理由拖延推諉。有人選擇報警,有人則吃下這“啞巴虧”,如果遇到個別十分難纏的事主,公司則會安排“售后服務人員”,按比例退還部分報名費。
通過5家涉案公司及周邊進行走訪,民警掌握了其組織架構和合作方式,并摸清了以關某、田某、馬某和鄒某4人為首的詐騙集團。
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作為正規(guī)公司,萬喜公司確有培訓某建筑類資格考試的認證資質,但報考該資格考試的考生較少,所以從2014年起,該公司抓住考生希望一次性通過的心理進行詐騙。為規(guī)避法律風險,該公司將招生項目交由其余4家外包公司。外包公司負責招生,收錢交給萬喜公司,由他們負責統(tǒng)一培訓和報名考試等項目,再按比例分成。目前,30名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,已被警方刑事拘留。
警方提醒:不存在免考、轉評、提前拿題情況
民警介紹,大部分以培訓考試為名進行詐騙的團伙首先通過非法渠道,獲取有資格參加考試人員的聯(lián)系方式。所謂的客服或者咨詢員都有大量的“話術”文本。例如針對報考消防工程師的考生,他們謊稱消防工程師考試有免考轉評政策,可以不用培訓考試,工作經(jīng)歷和工作業(yè)績等符合條件能直接拿證,因與公安部消防局有“關系”,交錢就保過;針對報考一級建造師的考生,又謊稱培訓老師就是出題老師和判卷老師,交錢后發(fā)給考生肯定命中的考題和答案,肯定保過等等。
最后,民警提醒考生,無論參加什么考試,實行國家統(tǒng)一大綱、統(tǒng)一命題、統(tǒng)一組織考試制度,必須通過考試才能獲得證書,不存在免考、轉評取得職業(yè)資格證書情況,更不會出現(xiàn)真題提前獲得等情況,且資格證證書均未委托其他機構組織考試、培訓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上當受騙,應該及時報警。
記者調查:詢問退款事宜一律含糊帶過
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培訓機構在宣傳時候經(jīng)常會打出“保過”、“真題”等廣告。記者以考生身份致電多家培訓教育公司。其中一家培訓機構的客服人員介紹,公司可提供考試的題目和答案,“命中率在80% 以上,可讓學生考試保過”。當問及試題來源時,客服人員稱“題目是有經(jīng)驗的老師押題的,其他途徑我不能告知”??头Q,考生與招生老師會簽協(xié)議,如果沒過公司會退款。但當記者追問退款金額時,對方掛斷了電話。
另外一家培訓機構的客服也向記者保證考試不過可退款。記者向其詢問如何退款的時候,客服則開始向記者介紹機構培訓班的通過率,并繼續(xù)推銷其他課程,對如何退款避而不答。當記者繼續(xù)追問的時候,客服稱“拿著成績咱們再談”。當記者詢問專業(yè)課授課老師時,客服則表示,“有資質的老師”和在校的“高分研究生”。
律師:培訓機構虛假承諾涉嫌欺詐 考生若獲真題也違法
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表示,目前一些培訓機構通過獲取考生信息并主動聯(lián)系考生,這是一種擾民的精準營銷行為。如果公司是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手機號、身份證號、家庭住址等隱私信息,則涉嫌違法。如果培訓機構事前有虛假承諾,考生又能充分舉證,公司則構成民事欺詐,考生在法定期限內可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變更或撤銷合同。合同撤銷后,教育機構應當返還學費并賠償損失。
他還稱,一些教育機構稱能夠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考題、答案,考生考試時發(fā)現(xiàn)并無此情況,則該合同違反了法律法規(guī)的強行性規(guī)定,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,自始無效,助考機構除了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,還將承擔行政乃至刑事責任。吳立宏還提醒學員,合同的形式不僅限于書面協(xié)議,也包括口頭協(xié)議,不簽訂書面協(xié)議并不違法。但依據(jù)口頭協(xié)議來維權,將加重考生的舉證義務??忌馁I題行為實施后如果真的獲得題目,這個行為本身也屬違法,是不可行的。
吳立宏表示,實際上,培訓機構對學員許下的保過承諾違反了我國《廣告法》的規(guī)定,其中包括不得對升學、通過考試、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,或者對教育、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。
教育專家:此類培訓班存在價值觀導向問題
中國社科院教育專家龍迪表示,現(xiàn)在社會上的考試培訓機構良莠不齊,其中有一部分其實是以培訓為借口在謀取暴利?!按祟惻嘤柊嗟拇嬖?,首先價值觀導向就有問題。它的存在造成一些學生產生‘有錢就能過,可以用錢買’的錯誤觀念。另外,本身這種機構就是不規(guī)范的。無論什么資格證的考試從個人還是從國家,其初衷都是選拔人才,而‘保過’二字從字面上看就不正常、不合理。這種方式對于那些刻苦努力的學生無形中造成一種不公平的待遇”。
她還指出:“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。另外,也希望教育部門和社會都能夠給學生一個正確引導和監(jiān)管督查?!?br 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