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國內干活,日薪600元,只需兩部手機,輕輕松松帶你賺大錢……”在這樣一則招聘廣告的吸引下,劉某幫助境外詐騙團伙騙取3名被害人13萬余元。經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(qū)檢察院提起公訴,日前,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一年,并處罰金3萬元。
2023年3月的一個周末,青島市某民營公司職工劉某閑來無事,在偶然加入的微信群中注意到了一條“日薪600元”的招聘信息。心動之下,劉某申請?zhí)砑訉Ψ綖楹糜?進一步詢問了具體的工作內容,對方告知系幫忙維護“手機口”。雖然對該項業(yè)務的詳細情況不太了解,但劉某覺得這個活賺錢快,而且聽起來不太費勁,便一口答應下來。
第二天上午,劉某按照對方要求,購買了手機等相關設備,并將收到的快遞包裹中的手機卡和流量卡分別安裝到兩部手機上,通過下載相關軟件,使兩部手機實現(xiàn)了互聯(lián)。一切準備妥當后,對方便開始遠程操控劉某的手機撥打詐騙電話。
“他們撥打電話我都能聽到通話內容,一般就是冒充購物平臺的客服進行詐騙,而且還能看到他們撥打的電話號碼以及通話時間?!眲⒛澈芸毂闩诉@個簡單的“兼職模式”,也意識到了自己其實是在犯罪。但想到只需要負責更換手機卡,聽聽別人打電話,幾個小時就能賺幾百塊,劉某還是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。
“因前期手機卡信號不穩(wěn)定,經常被封卡,我就停干了一段時間,沒過多久,上線人員又找我說現(xiàn)在信號穩(wěn)定了,而且成功操作一部手機,日薪將提高到800元?!眲⒛硾Q定擴大規(guī)模,一次性購買了4部手機,后來又追加到8部。
為了逃避公安機關偵查,劉某按照上線人員的要求進行操作,并和上線人員形成了一些暗語。
“上家如果告訴我‘出魚了’,就意味著有人已經通過我維護的手機撥打出去的電話,意識到自己被騙了,我這時候就要馬上銷毀對應的手機和手機卡,防止被抓?!眲⒛痴f道。
就這樣,劉某又干了兩個多月,看著不用費什么力氣就能掙到錢,他不禁沾沾自喜。2023年底,公安機關通過技術偵查手段發(fā)現(xiàn)了在某公園內作案的劉某,迅速將其抓獲,并當場查扣其用于作案的手機8部、手機卡87張。
該案移送黃島區(qū)檢察院審查起訴后,承辦檢察官經審查認為,劉某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,仍幫助其維護“手機口”,且時間較長,與上游詐騙分子已然形成了較為穩(wěn)定的協(xié)作關系,成為整個詐騙鏈條上一個固定環(huán)節(jié),應當認定其屬于詐騙罪的共犯。今年2月,該院以涉嫌詐騙罪對劉某提起公訴。法院日前經審理作出上述判決。
莫因一念之差 滑入犯罪泥潭
近年來,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(shù)量居高不下。上游詐騙分子往往身居境外,利用一些人法律意識淡薄,或存在僥幸心理,以“輕松賺錢、傭金日結”等高薪兼職招聘廣告“請君入甕”,引誘他們淪為電信網絡詐騙的“工具人”。
電詐“工具人”是對幫助電詐團伙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相關人員的統(tǒng)稱,有供卡類、金融支付工具類、轉移案款類、提供通信技術支持類等不同類型。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八條規(guī)定,組織、策劃、實施、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,構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司法實踐中,如果電詐“工具人”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、過失,客觀上實施了幫助行為,則可能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,掩飾、隱瞞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甚至是詐騙罪共犯。
電詐陷阱防不勝防。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警惕各類詐騙新套路,提防來路不明的高薪工作機會,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,謹防成為電詐“工具人”,掉進違法犯罪的牢籠。(王昱璇)